English

河池倾力破解“扶贫攻坚”世纪难题

1998-12-02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韦俊林 我有话说

扶贫攻坚,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前亟待破解的一道世纪难题。记者日前来到桂西北最贫困的河池地区,看到这里的干部群众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气概向贫困宣战,走出了一条扶贫、脱贫的新路子。

发起一场解决水、路的群众大会战

对于河池贫困山区的群众来说,缺水是贫困之根。多年来,人畜吃水难的问题,严重制约着扶贫攻坚的进程。河池地委、行署把水利建设作为河池人脱贫致富的重要切入点,决定兴建8万多个家庭水柜和12处提水灌溉工程。从去年11月至今年5月,一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在全地区展开。

一个家庭水柜的建成,往往就是山里老百姓新生活的开始。地区领导分别与11个县市建立水利水柜建设联系点,并把兴建家庭水柜的户主名单编号刊登在《河池日报》上,向社会承诺,接受社会监督。至今已经建成的8万多个农村家庭水柜,一次性解决了50多万人的饮水难问题,现在,全地区农村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畜吃水难的问题。

过去由于交通闭塞,一座座石山隔断了外面的世界,泯灭了山里人脱贫的梦想。地委决定到1999年9月,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。于是,一场村级公路大会战又拉开了序幕。目前全地区应修建的463条村级公路已有456条动工,里程达3609公里。记者在河池采访时见到,从县委书记、县长、机关干部到普通群众,这些采访对象不是刚刚从一线回来,就是又准备着上工地,身上都带着大会战的气息。

突出重点,各个击破,一年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,使河池群众真正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。

走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之路

在巴马、凤山、东兰、都安、大化等县的不少地区,人均耕地不足0.3亩,水土资源匮乏,一些地方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。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,有计划地实施人口迁移,就成为当地解决贫困的一大特色。

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石山区群众的贫困问题,河池地委、行署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战略。自1997年起,开始组织异地安置总体战,计划在环江县征地30万亩建立异地安置扶贫开发区。对于已经安置了来自都安、大化、东兰等地4万多移民的环江县来说,在为移民奉献了大量土地的同时,也走出了一条“你脱贫,我发展”之路。当初,环江人也有过顾虑:本县尚有3.2万多人没有解决温饱,如果把土地让出来,以后自己要发展没有了土地怎么办?但是,环江县的领导意识到,环江尚有30万亩待开发利用的土地,通过出让部分荒地,引进资金搞农业综合开发,可以在荒坡上再造一个环江。县委书记谭三川告诉记者,1993年环江接收都安2000移民时,动员了140多名干部,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,才征得土地1万亩,而去年征地12万亩,仅用了14天时间。这是因为,通过实施异地安置项目,环江不仅引进了资金,而且唤醒了全县人民珍惜土地、积极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的热情。如今,从县城往东走,昔日的荒坡,如今已经是水、电、路通达,一片兴旺景象。

建立“人盯人”的扶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制

大石山区群众生活处境的艰难,震撼着地县各级干部的心灵。一场广泛深入的动真情、真扶贫、扶真贫的教育活动在全地区展开。地、县、市扶贫攻坚指挥部从机关转移到第一线,机关单位包村扶贫已量化为干部职工包户扶贫,形成了“人盯人”的扶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制。全地区出现了“一局帮一村”、“一干帮一户”的动人景象,13.3万个贫困户,分别由35082名机关干部职工帮扶,干部职工帮扶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5.27%。其中一般干部职工每人帮扶1户,科级2户,处级3户,地厅级不少于5户。帮扶干部不仅负责为帮扶户选好项目,还要负责借贷资金。与此同时,全地区还推行了扶助、互督、互保的小额信贷扶贫到户模式。

记者在河池各地的扶贫攻坚指挥部采访时见到,各个农户的情况被归类立卷,各种统计、规划、干部包扶情况一览表,都上墙公布,并对所有贫困户进行拍照,形成一整套档案资料。此举使干部帮扶的责任和目标更加明确,也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距离。一些农民感激地对记者说:“党的干部来到了身边,我们脱贫致富就有希望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